屋面變形縫施工工藝標準 1 適用范圍: 本工藝標準適用于屋面變形縫的施工。 2 材料準備: 基層處理劑、防水卷材、密封材料等。 3 施工機具: 噴燈、膩刀、鐵鍬、灰斗及防燙傷的皮手套、工作鞋等有關施工機具。 4 施工工藝流程: 基層表面清理、修整→噴涂基層處理劑→變形縫內填填充材料 →附加層 防水層→變形縫頂部加扣蓋板→清理與檢查修理 4.1 基層表面清理、修整:檢查基層質量是否符合要求,并加以清掃,出現缺陷應及時加以修補 。 4.2 噴涂基層處理劑:在已干燥的檐口的基層上噴涂處理劑,以便卷材與基層粘結牢固。 4.3 變形縫內填填充材料:變形縫內應填充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4.4 附加層: 變形兩側交角處應粘鋪1至2層卷材附加層。
4.5 做防水層: 4.5.1 等高變形縫類型中,卷材應滿粘鋪至墻頂,然后上部用卷材覆蓋,覆蓋的卷材與防水曾層粘牢,中間應盡量向縫中下垂,并在其上放置聚苯乙烯泡沫棒,再在其上覆蓋一層卷材,兩端下垂并與防水層粘牢。 4.5.2 高低跨變形縫中,首先低跨的防水卷材應鋪至低跨墻頂,然后再在其上覆蓋一層卷材封蓋,其一端與鋪至鋪至墻頂的防水卷材粘牢,另一端用壓條釘壓在高跨墻體凹槽內,用密封材料封固,中間應盡量下垂在縫中。 4.6 變形縫高級加口蓋板: 4.6.1 等高變形縫類型中,變形縫頂部加扣混凝土蓋板或金屬蓋板; 4.6.2 高低跨變形縫類型中,在高跨墻體凹槽上部釘壓金屬合成高分子蓋板,端頭由密封材料密封。 4.7 清理與檢查修理:對已完工的天溝、檐溝防水卷材進行檢查,對不符合要求的部位進行修整,并同時將雜物清理干凈
伸縮縫的構造: 伸縮縫寬度一般為20-40mm,通常采用30mm。 在結構處理上,磚混結構可采用單墻方案,也可采用雙墻方案;框架結構可采用雙柱雙梁方案,也可采用挑梁方案。 1、墻體伸縮縫構造: 墻體伸縮縫一般做成平縫形式,當墻體厚度在240mm以上時,也可以做成錯口縫、企口縫等形式。 外墻變形縫常用麻絲瀝青、泡沫塑料條、油膏等有彈性的防水材料填縫,縫口用鍍鋅鐵皮、彩色薄鋼板等材料進行蓋縫處理; 內墻變形縫一般結合室內裝修用木板、各類金屬板等蓋縫處理。 2、樓地板伸縮構造: 樓地板伸縮縫的縫內常用麻絲瀝青、泡沫塑料條、油膏等填縫進行密封處理,上鋪金屬、混凝土或橡塑等活動蓋板。其構造處理需滿足地面平整、光潔、防水、衛(wèi)生等使用要求。頂棚伸縮縫需結合室內裝修進行,一般采用金屬板、木板或橡塑板等蓋縫,蓋縫板只能固定于一側,以保證縫的兩側構件能在水平方向自由伸縮變形。 3、屋面伸縮縫構造: 屋頂伸縮縫主要有伸縮縫兩側屋面標高相同處和兩側屋面高低錯落處兩種位置,當伸縮縫兩側屋面標高相同又為上人屋面時,通常做防水油膏嵌縫,進行泛水處理;為非上人屋面時,則在縫兩側加砌半磚矮墻,分別進行屋面防水和泛水處理,其要求同屋頂防水和泛水構造。在矮墻頂上,傳統(tǒng)做法用鍍鋅鐵皮蓋縫,近年逐步流行用彩色薄鋼板、鋁板甚至不銹鋼皮等蓋縫。